小孩過度換氣.jpg

自律神經失調症是100%的生理疾病

很多人都常誤以為,焦慮、恐慌、過度換氣…等各種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急性慢性症狀,根本原因是壓力造成,或者是生病的人個性使然,自己想太多、鑽牛角尖,只要能放輕鬆,做一些紓解壓力的事情,或者出去走走,轉移注意力,自然能不藥而癒。在此我必須要很認真很認真地重申一次,自律神經失調症,是100%的生理性疾病,就像流行性感冒、蛀牙引起牙痛、車禍導致骨折、細菌導致腸胃發炎等等情況一樣,有確實的病因,也有明確的對應治療方式,絕對不是患者自己想太多,自找麻煩,因此也絕對不是放輕鬆、想開點,問題就能消除的。

 

多一分認識 少一分誤解 讓病痛好得更快些

為什麼我要反覆地,好像跳針一樣,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個觀念呢?因為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正是這個觀念的最佳印證者。她是一名年僅八歲的小女孩,也是前陣子門診中,令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最應該無憂無慮活潑快樂的年紀,在沒有遭遇重大變故(急性突發事件、家庭關係和諧、父母雙親俱在、人際關係平順、課業游刃有餘....)的情況下,並不如一般人所想的,有任何值得鑽牛角尖或想不開之處,卻仍然承受自律神經失調之苦。如果大家(包括小孩周遭的親朋好友、父母師長等)對自律神經失調的認識能更正確、更普及,是不是生病的孩子們所受到的病痛折磨可以少一些,甚至使治療期也能縮短一些、好轉得更快一些呢?下診後我不禁會這樣想……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小女孩,她才國小二年級,非常活潑可愛,卻深受過度換氣所擾,根據媽媽的轉述,上學期已經發作過好多次,進出過好幾次急診室了,因為檢查不出任何具體的病因,小女孩的爸爸甚至都生氣了,以為小孩是在頑皮,故意裝病、任性地逃避上學或才藝課,學校老師甚至也隱隱約約地暗示說,小朋友可能有拒學的問題。爺爺奶奶則覺得小孩應該是被沖煞到了,頻頻帶著小孩找師父作法、求神問卜,有用處嗎?當然是沒有啊!孩子發作一次比一次嚴重,頻率越來越密集。

 

因為不懂得自我調節,發生嚴重的呼吸困難時,小女孩當然不明白自己的身體怎麼了,只是很害怕自己喘不過氣,那種無法呼吸、快要窒息的感覺實在太可怕了,陪診的媽媽眼眶含淚地告訴我們,孩子曾經緊張很恐懼地對她喊叫說:「媽媽~你救救我!」在場的醫護人員也聞之鼻酸,我們同樣為人父母,真的感同身受。

 

 

治療有進步 程度由重轉輕 

很幸運的是,透過網路影片,女孩的媽媽自力救濟找到診所來,幫女兒掛號讓她接受正規治療,果然在經過檢測後發現,小女孩的吸氣吐氣頻率真是異常密集,乃標準的過度換氣傾向,交感神經非常亢奮,但副交感神經則表現疲弱,顯示她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有明顯的不平衡,在急性期需要透過藥物給予幫助,調節不平衡的狀態。日前再次回診時,女孩媽媽帶來新的煩惱,她告訴我說:「醫師,怎麼辦?妹妹最近好容易頭暈。」

「還有喘不過氣的情況發生嗎?」

「是沒有,可是變成頭暈…時常暈」

 

媽媽雖然說得面帶愁容,我卻聽得一臉喜色,我對媽媽和小妹妹說:「恭喜啦!這代表我們的治療方向對了!治療開始有起色了!」

「嗄??什麼意思?」

「之前過度換氣的程度很嚴重,讓妹妹會喘不過氣來。現在程度約略輕微一些些了,所以會從窒息"進步"成頭暈。」

 

 

親友支持與陪伴 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當然距離痊癒還有一段路,畢竟只短短治療一個月的時間而已,未來病程也許還會有所反覆,但從小妹妹的眼中看到信任,從媽媽的眼中看希望,還是很替她們感到開心。專治自律神經失調症長達十餘年之間,我深深明白失調症對於患者與家人的影響是如何地全面,小小年紀就要面對這些,真是令人不捨,很慶幸小妹妹沒有走太多冤枉路,很高興在爸爸與爺爺奶奶尚未完全理解的時候,媽媽仍然很堅持要帶她持續找醫生、持續檢查。如果每一位失調的人身邊都有這樣的陪病者,相信治療將不再是痛苦的漫漫長路。

 

延伸閱讀 專業認識

 

更多專業內容與知識

請期待後續文章連載

或鎖定郭育祥診所 YouTube頻道

 

了解更多自律神經失調相關症狀可參考→自律神經常見QA

了解更多郭育祥醫療團隊能提供您哪方面的協助請參考→主治項目

有預約掛號或進一步諮詢需求請點選→線上預約 加入LINE官方帳號

arrow
arrow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