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敬啟者 郭育祥診所位於嘉義市 任何指稱擁有本院配方或合作關係均非事實 切勿輕信上當,以免危害您的健康 本院已委任林春發律師對於侵權將依法採取行動

Life Plus熟年誌  

文於《Life Plus熟年誌》 2015年1月號 登出

網路連結:到底生了什麼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生活

  「許多人因為胃痛、心律不整、頭暈頭痛、口乾舌燥、頻尿、殘尿等問題至醫院求診、做身體檢查,但其中有七至八成的人找不到明顯病因,或是檢查出來的結果與症狀不成比例。像有人因為胃痛、胃灼熱症狀而照胃鏡,結果顯示胃壁僅有極輕微的潰瘍現象,但是出現的症狀卻很嚴重,甚至影響生活品質。」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郭育祥醫師表示,有上述情形就要高度懷疑,病人出問題的可能不是個別器官,而是總管全身的「自律神經」。


什麼是自律神經?

 

  而人體的神經可粗分為兩類,一為體性神經,是大腦意識可控制的;另一種是自律神經,大腦意識管不到它,會因應外在環境、內部訊息而產生反應,目的使身體取得平衡。舉例來說,緊張的時候心跳加快,遇冷的時候皮膚起雞皮疙瘩,進食後胃腸開始消化吸收,都屬意識無法管控的自律神經反應。
 
  自律神經中又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者的作用通常相反,會配合身體的狀況自動調節。例如遇到危險、壓力大時,交感神經會起作用,讓人心跳加速、呼吸變快,全身肌肉進入緊張模式以因應變局。當進入休息狀態時,輪到副交感神經作用,心跳會變慢,呼吸趨於平緩,全身肌肉放鬆,容易覺得昏昏欲睡。
 
  因此,在正常情況下,白天是交感神經較為活躍的時候,有利於我們處理日常的工作、學習;夜晚則是副交感神經活躍的時候,有助於放下白天時紛紛擾擾的事物,回到放鬆可休息的狀態,安然進入睡眠。
 
  郭育祥醫師比喻,自律神經就像是一條橡皮筋,或緊或鬆身體會自行調節,但若老是被拉到緊繃的狀態,自律神經的調節會漸漸失去彈性,例如交感神經的作用太強勢,使副交感神經難以發揮作用,不該興奮的時候興奮,需要休息的時候難以休息,身體失衡後,各個器官也因此發生大大小小的症狀。
 
  自律神經與內分泌息息相關,當交感神經作用強時,身體會分泌正腎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當其失衡時,心臟可能因為正腎上腺素不斷的刺激而產生心律不整的問題。當副交感神經作用強時,乙醯膽鹼會不斷分泌,當其失衡時,胃會一直接收分泌胃液的訊息,導致胃潰瘍,或是使氣管收縮,引發氣喘。
 
  因為自律神經總管全身,所以當不適症狀發生時,通常不會單一出現,會出現一系列綜合性的症狀,稱為「自律神經失調症候群」。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226  

文於2014.12.24 由《自由時報》 登出

網路連結:開水越喝越渴 太緊張惹的禍

2014-12-24

文/郭育祥

  「醫師,我最近水喝得超多,可是怎麼喝都還是覺得口很乾,我朋友說『喝多』是糖尿病的特徵,我是不是真的得到糖尿病?」

  日前診所來了一個正為了明年學測而焦頭爛額的17歲少年,診間大門一開,他快步走向診療椅,坐都還沒坐好就劈里啪啦說了一堆,他緊張的神情、焦急的口吻和皺得很深的眉頭都讓我印象深刻。

  誘發糖尿病的原因大致上來說有兩大重點:生活和飲食習慣不佳,根據初步問診的結果,這名第一次前來就診的患者平日的飲食內容算得上優質,生活作息也十分規律,因此我大膽推測應該不是「糖尿病」。

  我問他:「有沒有留意過自己補充水分的狀態是怎樣?例如都是什麼時候喝?喝多少?」患者回答:「有,很詭異,小考的時候小喝、大考的時候大喝,小喝的時候小渴,大喝的時候大渴,總之就是越喝越渴!」少年的描述一針見血地道出了關鍵點,其實這一切可能是自律神經作祟。

  人的唾液有黏液和水液之分,當交感神經亢奮的時候,黏液會變多,反之副交感神經活絡時,水液會變多。

  許多人一感到緊張(交感神經亢奮),就會覺得口乾舌燥(口水變黏稠)而忍不住拚命補充水分,但過多的水會稀釋黏液,使得口腔中的水分發散,導致口渴的現象更加明顯,因此陷入「口乾→喝水→口更乾→喝更多水→口始終很乾」的惡性循環中。

  感到緊張、口乾舌燥時想喝水,是自然的生理反應,喝水時要把握「分次、適度」的原則,將每日的飲水量平均分配,每次補充適量的水,100CC、200CC、300CC都可以,一口一口慢慢喝,如此一來就不怕「越喝越渴」。

  少年調整喝水的方式後,不再出現「越喝越渴」的情形。

(作者為嘉義市郭育祥診所院長)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231-02  

又一年要結束

想想也真奇妙

今晚睡下後,明朝醒來,就已經是2015了

即使太陽照常升起落下

即使體重計上的數字沒有變化 (可惡)

但這日子感覺就是不太一樣

新開始總是令人期待、振奮

也難怪象徵著迎新送舊的跨年活動會如此叫人樂此不疲

 

送舊,是告別過去的一年,

不好的、不足的、不滿意的一切說再見

 

迎新,是敞開雙手擁抱一整年的美好

希望、理想、期待....都積極地向我們招手,要我們用力、大步的朝目標奔去

 

看診、開會、研究病例、專業進修....

寫書、整理資料、上通告、接受採訪....

身為院長,我的日常生活被上述種種圍繞

過去因為時間上的不允許

常讓我無暇思考太多醫療領域以外的大小事

但很慶幸的是,診所內有群非常優秀的團隊

總是在關鍵時刻彌補我的不足

而前來診所的老朋友新朋友們

也總是體現最大的耐心來包容我們

針對這一切,以往我心中除了感謝,還是感謝

 

但今年不一樣了!

除了滿滿的感謝之外

也期許自己與整個團隊

來年要更好、更進步

 

整個2014,診所花了許多力氣在提升服務品質

包括讓看診流程更順暢、縮短等候時間、加快製藥程序.......

當然還不盡完美,一定還有許多得持續改善之處

但希望我們這一整年的用心,能讓前來診所的諸位感覺到

而所有應該加強的,就是我們2015準備繼續努力的目標

以希望各位能透過各種管道與方式....診所、臉書專頁、部落格、官方網站...

不吝提供您的意見與感受讓我們知道

讓我們在2015有機會成為更棒的『郭育祥診所』

 

祝 各位新年快樂 健康平安

 

                                      郭育祥 寫在2014年的最後一天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224

           最近,我的門診多了一群飲食失控的傢伙,而且以女性朋友居多。為什麼我用「飲食失控」來形容他們呢?主要是因為這些人不約而同,都有「暴飲暴食」的行為出現。

 

          自律神經的失調,使得身體接受到錯誤的訊息,這些朋友明明已經吃下很多食物,原本該是副交感神經出場的時刻,交感神經卻仍舊不退場,導致嘴巴停不下來,繼續吃繼續吃,害他們吃下過量的食物。

 

          攝取過多食物,熱量轉換成女生們最討厭的肥油,慢慢在身體各個部位堆積起來,久而久之,身材就日漸走樣啦!

 

          愛美是人的天性,女性朋友們無一不追求迷人曲線。太胖了怎麼辦?你一定無法想像,我從患者所提供的資訊裡,蒐集到多少減肥妙方(正在閱讀此書的你,或許比我知道的更多呢~)。蛋白質減肥法、水果減肥法、吃減肥藥、吃瀉藥、絕食減肥法,甚至是催吐,我只能用「瞠目結舌」來形容我心中的感受。

 

我佩服女性朋友的毅力,但我不得不呼籲一下:「別再扮演減肥烈士先鋒隊啦!」想要控制體重沒有那麼困難,重要的是找出癥結,再持續以恆,運用自然、溫和的方式來瘦身,這樣才會有效果,也才不會永遠在「忽胖忽瘦」的循環裡打轉。

         

          瘦不下來,怎麼辦?很簡單,好好呼吸就對了!別再嘗試那些激烈的減肥方式了!相信我,雖然我並非愛美女性,但肥胖可是我最拿手的項目之一。五年前的我曾經失控胖到八十七公斤,不過,我只花了七個月的時間,就甩掉了二十公斤的肉,一直維持到現在。想要瘦,聽我的意見準沒錯!

 

食慾控制呼吸法

          「呼吸也可以減肥」聽起來似乎有點扯?但你沒看錯喔!為什麼呼吸可以減肥?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說起:自律神經與大腦。

 

我們都知道,呼吸可以調整自律神經,讓失衡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回復到合作無間的狀態。自律神經失調會導致食慾大增,這對追求窈窕體態的人來說,是個天大的壞消息。但這問題很容易解決,只要利用呼吸,來調整自律神經,「食慾大增」自然會被擊退。

 

郭醫師小常識:自律神經失調為什麼會食慾大增?

自律神經失調之所以會引發食欲大增,跟失眠有關。通常自律神經失調的人,都會出現失眠的症狀。失眠會讓我們能量流失,使得中樞神經發出「補充能量」的訊息,最後,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無法控制地一直進食。

 

          另外,在進行腹式呼吸的時候,我們能刺激腸胃道,令它發揮正常功能。一般人對於腹部的印象,不外乎是「吸收與消化的場所」。實際上,腹部可不是個這麼簡單的角色。經研究證實,它的功能複雜,且與大腦直接連結。腹部能製造免疫細胞、神經傳導介質(例如主宰情緒的血清素)。透過腹式呼吸,我們還可以穩定情緒,這對於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有著幫襯的作用。

 

          倘若,你因為自律神經失調而暴飲暴食、因為壓力大而狂吃,那麼你一定要跟著我一起來進行「食慾控制呼吸法」。

 

  1. 採坐姿。坐在椅子上,伸直背脊,閉上眼睛。

  2. 噘嘴,吸氣。想像自己正用吸管吸取營養湯汁。此時,腹部會慢慢鼓起。

  3. 憋氣。想像養分和氣正在體內流動。(心裡可以想著:好滿足啊!)

  4. 用鼻子吐氣。緩緩用鼻子吐氣,想像將殘渣排出體外。

 

貼心叮嚀:吸氣的方式

一般說來,我們鼓勵用鼻子吸氣,不鼓勵用嘴巴吸氣。「食慾控制呼吸法」之所以會採用嘴巴吸氣,是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發揮想像力。倘若用鼻子吸氣,無礙於你的想像,那麼用鼻子吸氣也很棒。另外,熟悉了練習之後,建議可以拉長憋氣的時間。

本文摘取自《好好呼吸,甩掉老毛病!》郭育祥醫師著 時報出版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219

小編導讀:

這次與我們做分享的,是一位年約三十的輕熟女老師。老師的文筆果然不是蓋的,所以這次小編也就不多囉嗦囉~請大家直接看老師字字真情的心路歷程吧!

 ===== 我===== 是===== 有===== 用===== 的===== 分===== 隔===== 線=====

  從小,我的志願就是當老師,而且是國小老師。

 

  有人說老師有寒暑假,且國小學生乖又聽話,國小老師根本是全天下最輕鬆的工作,但真正了解的人會知道,從一大清早站在十字路口保護孩子平安到校開始,國小老師可以說是一刻不得閒,按課表上課、晨間檢查、早午休督導、教室整潔管理、衛生習慣指導、休息時間安全注意、學生打架、生病處理……等等,每件事都由老師包辦,當然社團指導、校外教學、行政工作等,也都是我們的責任,更別說下課回家後備課、批改作業、和家長電話溝通,以及寒暑假的研習了。

 

  從新手老師報到那天開始,我就展開了忙忙碌碌的生活,我一直衝勁十足、樂在其中,我希望每個孩子可以被我揉捏成最適合自己的樣子。我第一年的執教生涯,就像一首歌所唱:「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事情再多,我都能用積極、正面的態度處理。

 

  但是,第三年開始,被同事暱稱「衝衝衝,電火球老師」的我,沒甚麼力氣衝了,而且整個人不再閃閃發光,原本我以為只是單純「熱忱」用完,雖然對於速度之快感到有點訝異(畢竟這是我從小的志願阿!),但也不太放在心上,可是後來經過爸媽的提醒,我才驚覺事情好像不是我想像得那麼簡單。每當晚上來臨時,我就變得有點神經質,電話鈴聲一響,我更是像觸電一樣,全身緊繃,自己靜下來觀察,還發現我會沒來由的心悸、盜汗。

 

  因為在FB的班版上,我看過大學同學分享自律神經失調的經驗,所以我知道,我恐怕是生病了。老實說,一開始我有點無法接受,我不斷在心中吶喊:「我不是草莓老師!我沒有這麼弱!」但這種喊話,還真是一點幫助也沒有,我聽到電鈴響時,依然緊張得快要喘不過氣。於是,我很快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向大學同學求救,她向我推薦了嘉義的【郭育祥診所】。嘉義!!!再一次老實說,一聽到診所在嘉義,我向後退了三步,有點想要打退堂鼓,台北到嘉義的距離實在不近阿!可是想想朋友之前漫長的就診之路,和經過【郭育祥診所】治療後的改善速度,我立馬決定打電話掛診去。

 

  就診當天,和郭醫師聊了一陣子,他就找出了我心驚、心悸的原因,原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我新帶低年級班級中的兩名恐龍家長!這兩位家長,可以說是每天照三餐追殺我,A家長的小孩團體生活適應得不太好,經常和班上同學起爭執,因此A家長經常打來袒護、辯駁或興師問罪;B家長則是太過保護小孩,經常打來叮嚀我不可讓小孩做這個、做那個。

 

  打擊我的不是難控制的小朋友,而是家長,這實在是我始料未及的阿!還好,我勇敢地跨出就診這一步,找到了郭醫師,確定導致我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現在,我每天還是忙著接恐龍家長的電話,但郭醫師的治療,加上老鳥教師們的經驗分享,我聽到電話鈴響時不再緊張兮兮了,相信這是因為我漸漸重拾健康的緣故。

 

  很高興,我沒有被擊退、擊垮,在大家的幫忙下,我可以堅守在自己最愛的崗位上。

 

  PS.寫這篇文章,是想要感謝幫助我的郭醫師、大學同學和學校老師,更希望這樣的經驗分享,有機會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41205  

「郭醫師,為什麼我覺得我這一陣子老化得好快啊?很煩耶!身體功能一個個出狀況,就連皮膚也變得好粗糙喔,難看死了。好像,即便我想要抓住青春的尾巴,都抓不住耶!」

 

今年38歲的陳小姐,是個打扮新潮的粉領族,在我眼中她依舊是亮麗動人的,只不過,她眼中的自己卻是「大不如前」。

 

老化應該是所有人都不願意面對,但又不得不面對的一件事吧!其實,我們都知道,老化是必然的,但對於「迎接老化」,幾乎所有人心中總是充滿排斥。身體如同一部機器,用久了自然會磨損,這也是老化發生的原因,而高壓力的生活模式,更是加速我們老化的幕後黑手。

 

就拿陳小姐當作例子吧!自律神經的失調,使得失眠、頭痛、食慾不振、肩膀痠痛、脹氣等不適症狀,輪番上陣,綿延不盡,讓她身心俱疲。情緒的不穩定,影響了內分泌,皮膚、體型漸漸變了樣,老化不知不覺就出現了。

 

當然,老化不僅僅單只樣貌上的改變,生理上的改變也是老化的指標,例如:以前不管怎麼大吃特吃,都很難在身材留下明顯足跡,現在剛好相反。就算嚴格控制飲食,身材還是像吹氣球一樣澎脹了起來;以前再怎麼熬夜,隔天依舊可以精神奕奕,面對工作挑戰,現在完全不行;以前傷口復原速度很快,現在則像老牛一樣慢吞吞。新陳代謝減緩,身體由內到外,修復功能都大不如前,這也是老化的現象。

 

加速老化的原因眾多,自律神經失調只是其一,其他如慢性病纏身、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不當等,都屬於名單上的成員。

 

很多人都知道,自由基是造成老化的元兇,也知道具有抗氧化效果的營養素,能夠對抗自由基。於是乎,人手一罐抗氧化保健食品,想到就吞一顆。嘿,親愛的讀者們,保健食品不是仙丹,真的沒有必要這樣吃。

 

沒有人能夠倒轉生理時鐘,抗氧化劑也不行。但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深呼吸,來幫身體進行排毒,提升新陳代謝率,讓細胞老化速度慢一點,讓自己年輕久一點,健康久一點。

 

不管你是怕老、還是想要變年輕,請跟著我一起深呼吸吧!只要持之以恆,你就會發現皮膚光滑了、體態輕盈了、肚子不見了!

 

本文摘取自《好好呼吸,甩掉老毛病!》郭育祥醫師著 時報出版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127    

 

  「好煩喔,又開始頭痛了!」

  屏除掉因疾病而引起的頭痛,我們可以把耳熟能詳的「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換成「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不少患者告訴我,當頭痛起來的時候,他們都有一種想要撞牆的衝動。可見,頭痛有多令人困擾了。

 

          實際上,因心情煩躁、過度勞累、情緒緊繃所引起的頭痛,是可以藉由每天的放鬆來預防,降低其發生機率。接下來將介紹簡單的「頭部側傾操」。建議有頭痛經驗的人,只要抓到時間,就抽個空做做放鬆運動。

 

採站姿。

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肩保持自然下垂的狀態,不要用力。

 

用鼻子吸氣。

慢慢用鼻子吸氣,放鬆你的橫膈膜,這時你的腹部會慢慢脹起來。

 

噘嘴吐氣,頭緩緩傾向右側。

一邊吐氣,一邊把頭往右邊肩膀方向伸展,越靠近肩膀越好。

 

用鼻子吸氣,回正。

緩緩吸氣,回正頭部。

 

噘嘴吐氣,頭緩緩傾向左側。

一邊吐氣,一邊把頭往左邊肩膀方向伸展,越靠近肩膀越好。

 

重複步驟2510次。

 

本文摘取自《好好呼吸,甩掉老毛病!》郭育祥醫師著 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醫師手札》頭痛,怎麼辦?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減緩頭痛呼吸法

《健康新知》減緩頭痛,你可以這麼做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即將接近尾聲

歲末年終的時刻

也是感恩回饋的時刻^^

這次診所特地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健康禮

雖然只是小小心意

但希望收到的朋友都能因此獲得大大健康

最好是從此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

而且還是高營養零熱量的好水唷(笑)

 

活動辦法超級簡單

即日起只要您前來診所看診

無論是老朋友(複診)或新朋友(初診)

都能獲得以下這包回饋禮

 

發泡錠活動02-a

 

內含三包時下最夯的零熱量發泡錠

還有我們的貼心小叮嚀

讓您輕輕鬆鬆就能喝出健康與亮麗唷

發泡錠活動01-a    

人人都有一次機會(限領一份)

數量有限 送完為止唷~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壓力OUT!13種快樂食物不憂鬱

文於2014.10.27由《華人健康網》登出 網路連結:壓力OUT!13種快樂食物不憂鬱

  「吃,讓我感到舒服暢快!」如果你聽到這麼一句話,大概會認定說話者是個愛吃鬼吧!實際上,吃本來就是一件令人感到開心的事情,因為食物中若有某些營養素與情緒的神經傳導物質有關,把這些食物吃下肚確實能調整情緒,如此一來,吃的確會讓人感到開心。所以,以後若是聽到相關的話語,千萬不要再認為別人愛吃了,他說的可是有科學根據的事實呢!

  想要靠飲食來紓壓,有個重點,那就是吃對食物。吃不對的食物,會害得你賠了夫人又折兵,例如當你壓力來臨時,選擇將大把大把的洋芋片塞進嘴巴裡,只怕會體重狂飆、外型大扣分,且長期下來,對健康反而造成傷害。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要讓壓力出局,哪10種食物你一定不能忘記吧!

 

快樂食物1/蓮子:

  別小看白白小小的蓮子,它所擁有的抗壓紓壓營養素可說是所有食物之冠。蓮子中含有醣類、維生素B群、鈣、鎂、色胺酸、酪胺酸等營養素,能舒緩我們的情緒,讓壓力消失於無形,算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最佳演繹者。

快樂食物2/花生:

  花生的獨特香氣總讓人聞了之後莫名生起一股舒暢感。花生是很厲害的紓壓食物,富含情緒低落時的救火隊營養素維生素B群,想要維持好心情,偶爾抓一把花生來吃吃,絕對沒有錯。提醒你,花生仁的包衣也很營養,食用花生的時候,最好一併將外膜吃下肚子!

快樂食物3/乳酪:

  疲勞的時候,來一小口乳酪吧!它可以幫助你恢復活力,改善萎靡的精神。乳酪含有酪胺酸、色胺酸、維生素B群、鈣和鋅,幫助神經穩定,趕走憂鬱的情緒。特別提醒你,乳酪是經濃縮而製成的食品,營養雖然豐富,但熱量也頗高,食用時最好要控制攝取量,以免體重一不小心就快速攀升。

快樂食物4/核桃:

  核桃富含維生素B群、鈣、鎂、鋅、色胺酸等營養素,不但可以維護神經系統,還有助於改善因壓力所引起的肌肉緊張等狀況。如果你是一個很容易緊張的人,或者平時有睡眠上的困擾,建議你不妨把核桃當做零食,每天少量少量地吃上一些。

快樂食物5/香蕉:

  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只要壓力一來,便祕就來報到?這主要是因為交感神經過度旺盛,害得腸胃蠕動變慢而導致便祕的發生。如果你正好深受其害,那麼推薦你來根香蕉吧!香蕉是紓壓的好食物,不但具有多種紓壓成分,如色胺酸、醣類、維生素B6、維生素C等,此外它還富含膳食纖維,能一併解除因壓力所引起的便祕問題。不過要特別提醒大家,空腹時最好別過量食用香蕉,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

快樂食物6/黃豆:

  黃豆是近來炙手可熱、名氣響噹噹的健康食材,提起黃豆的好處,大家應該都不會忘記提到補充女性荷爾蒙這一條。其實黃豆的好處不僅僅只有這樣,它所含的卵磷脂、色胺酸、維生素B群、鈣跟鎂具有良好的紓壓功效,同時也是幫助我們舒緩壓力的好食材。忙碌的上班族不妨偶爾來杯豆漿,幫自己打打氣,補充面對壓力的能量。

  至於有痛風困擾的人,其實大可不必這麼害怕黃豆或豆類製品,雖然黃豆屬於中普林食物,但是它所含的普林是比較不會刺激尿酸上升的一類,只有在痛風發作的急性期需要避開,一般情況之下,只要不過量,還是可以食用黃豆及豆類製品的。

快樂食物7/豆腐:

  壓力大到讓你無法好好睡一覺?需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如果你有失眠的困擾,建議你可以幫自己加加菜,多吃點軟軟嫩嫩的豆腐吧!豆腐跟黃豆一樣,含有卵磷脂、色胺酸、維生素B群、鎂、鈣等能紓壓的營養素,其中,色胺酸還有天然安眠藥之美名呢!這些營養素都能夠幫助神經的舒緩,讓我們能夠放鬆心情,解除生理上的緊繃。

快樂食物8/紅豆:

  紅豆是很多女性朋友的好朋友,如果你是被壓力追著跑的那群人,不妨也跟紅豆交個朋友吧!紅豆含有多種抗壓的營養素,能幫助情緒調節,讓心情更放鬆,是理想的抗壓食品。此外,紅豆也能幫助促進排便,建議大家食用時連同外皮、湯汁一起吃下肚,紅豆外皮富含皂素,能助排便、利尿,讓身體感到輕鬆舒暢。

快樂食物9/雞蛋:

  在比較窮苦的年代,雞蛋被視為高檔貨,不是要吃就有機會吃的。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雞蛋的身價大不如前,但是從營養層面來看,它依舊屬於高檔貨喔!雖然提到雞蛋,年紀稍長的人都會害怕膽固醇過高的問題,但實際上雞蛋所含的營養相當豐富,除了優良的蛋白質之外,還有卵磷脂、色胺酸、維生素B群、鋅、鈣等營養素,對於隨時處於高壓力狀態下的人來說,是很不錯的紓壓食物。

快樂食物10/柑橘:

  柑橘富含維生素C、醣類、維生素B1和鈣,可以幫助我們調整情緒,維持愉快的心情。除此之外,柑橘也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質,如β胡蘿蔔素、生物類黃酮等,能消除自由基,延緩衰老速度,讓生理機能維持在良好狀態,對於抗壓性有正面的助益。在飽餐一頓之後,不妨吃幾片柑橘舒壓,重新找回活力。

快樂食物11/蛇麻實﹙Hops﹚:

  蛇麻實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別名──啤酒花。它適合生長在溫帶冷涼地區,是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蛇麻實含有鞣質、苦味質還有芳麻油等成分,它對人體有調整腸胃、鎮靜、利尿、緩合肌肉痙攣、紓解脹氣、刺激食慾、助眠等功效。對於每天必須面對各種壓力的現代人來說,具有安神、舒緩身心靈效果的蛇麻實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快樂食物12/纈草﹙Valerian﹚:

  纈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鎮定性的效果,打從古希臘羅馬時代,它就被人們用來作為治療噁心、腸胃脹氣、泌尿系統障礙、癲癇症等相關病症,偶爾更成為助眠、解除焦慮、安定神經的最佳藥草。纈草富含多種營養素,如纈草烯酸、纈草醚酯、γ‧胺基丁酸、鉀、鈣、鎂、硒、碘等,在安定情緒方面有強大的效果。

快樂食物13/香蜂檸檬草﹙Lemon Balm﹚:

  香蜂檸檬草可以說是一種最普遍的藥草,它屬於薄荷家族,具有檸檬獨特清爽的香味,卻沒有酸味。香蜂檸檬草可以改善腸胃不適、促進消化、提振精神、放鬆心情,趕走憂鬱沉悶的情緒。一直以來,它都是歐美最受歡迎的抗憂鬱飲料。當你感到沒來由的情緒低落時,泡上一杯香蜂檸檬草茶飲,能提振精神喔!

更多資料請參考《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擺脫小毛病!10種食物提升免疫力

文於2014.10.26由《華人健康網》登出 網路連結:擺脫小毛病!10種食物提升免疫力 

  免疫力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與自律神經也有密切的關連。營養不足與營養不均,是普遍導致免疫功能失調的主因。現代人生活水準、品質大大提升,不會有營養不足的困擾,大部分問題出在營養不均。

 

  所謂「吃得好,不如吃得巧」每天吃大魚大肉,還把身體給吃壞,實在不是一個划算的交易。營養在免疫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免疫系統的主要結構以及生成物質,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如果想要提升免疫力,可以多吃些什麼樣的食物吧!

推薦食物1/洋蔥:

  提到洋蔥,很多人對它的印象是「會讓人流淚」、「氣味很重」、「夠嗆,吃起來很過癮!」洋蔥獨特的辛辣氣味,源自於它特殊的成分──含硫化合物。除了含硫化合物之外,洋蔥還含有維生素B群、硒、檞皮素(生物類黃酮)、木犀草素(生物類黃酮)、山奈酚(生物類黃酮)等多種能提高免疫力的營養素。

特別提醒:含硫化合物較容易引起脹氣,食用洋蔥的時候,可以同時搭配綠色蔬菜,以減緩脹氣現象。

推薦食物2/菇蕈類:

  洋菇、草菇、金針菇、秀珍菇、杏鮑菇、柳松菇、鴻禧菇等,都屬於菇蕈類食物,它含有豐富的免疫成分,例如多醣體、蛋白質、維生素B群、鋅等等。對於對抗癌細胞來說,菇蕈類可說是明星級食物。

特別提醒:菇蕈類雖然是提升免疫力的好食材,但普遍含鉀量高、普林也不低,腎臟病跟痛風患者,應謹慎食用。

推薦食物3/胡蘿蔔:

  永遠位居「不受小朋友歡迎之食物名單」前幾名的胡蘿蔔,其實是很營養的食材,不僅能保護眼睛,豐富的維生素A、β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更能促進抗體和白血球的產生,加強身體的免疫力跟抵抗力。胡蘿蔔所含之β胡蘿蔔素,具脂溶性的特性,須和油脂搭配食用才易被人體所吸收,建議大家不妨多採用油炒的方式來烹調胡蘿蔔。

推薦食物4/奇異果:

  毛茸茸的奇異果,除了擁有最特別的觸感之外,它的營養價值也令人嘖嘖稱奇。奇異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而且被利用率很高,如果想要提升免疫力,來一顆奇異果準沒錯的啦!此外,奇異果還含有能幫助蛋白質合成的精胺酸,可以強化免疫機能,其他如葉酸、維生素A也是提升免疫機能、對抗癌細胞的小幫手。

推薦食物5/彩甜椒:

  顏色鮮豔的彩甜椒,光看外表就足夠讓人垂涎三尺、口水直流了。市面上常見的彩甜椒分別是黃色、紅色、橘色與綠色,每種顏色所含的營養成分略有不同,大致上顏色愈紅,所含β胡蘿蔔素愈多。彩甜椒不僅僅是外表美豔動人,其維生素C、維生素A的含量,更是驚人,此外,礦物質含量也不容小覷。總體來說,彩甜椒是加強免疫力很理想的食材。

推薦食物6/山藥:

  想不到吧,山藥也含有多醣體呢!說到多醣體,我們總想到靈芝,但其實山藥也含有多醣體,再加上皂素、黏蛋白、多巴胺等營養素的加持,讓山藥搖身一變成為人氣健康食物之一。多多食用山藥,能改善白血球下降的問題,讓免疫力更好,同時還能幫助調節心情,讓你更容易開心呢!

推薦食物7/優酪乳:

  大家都知道,飯後來一杯優酪乳有助於消化吸收,同時達到清理腸道的功效,但優酪乳的優點還不只這樣。它的乳酸菌能活化淋巴球,達到抑制癌細胞的效果;也能提高蛋白質的利用價值,維持免疫系統的強健。此外,優酪乳還含有維生素B群,這也是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臣之一。

推薦食物8/高麗菜:

  高麗菜屬十字花科蔬菜,含多種能提高免疫力的營養素,如維生素C、檞皮素(生物類黃酮)、蘿蔔硫素(含硫化合物)等。若希望發揮高麗菜最大的效果,建議在烹飪時,別煮太久,以免流失營養。

推薦食物9/鮪魚:

  鮪魚是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能幫助身體製造白血球跟抗體,提高免疫力的作戰能力。Omega3脂肪酸能幫助身體製造理想的細胞膜,預防自體免疫疾病;維生素E則可增加免疫細胞的活性跟數量;蛋白質是維持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分,也是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雖然從肉類上,我們可以輕易攝取到蛋白質,但大口啖肉的同時,可能也會攝取過多的脂肪,對健康不利。建議大家不妨多選擇魚肉,尤其是深海魚來作為增強免疫力的食材。

推薦食物10/大蒜:

  大蒜雖然會幫你帶來令人退避三舍的口氣,不過它卻具有不錯的提升免疫力功能。大蒜裡的含硫化合物可以提高T細胞及吞噬細胞的活性,也會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數量。想要維持身體的健康,建議你別被大蒜獨特的氣味給嚇跑,不論生食或熟食,每天來個兩三顆就對了!

更多資料請參考《不想生病就搞定自律神經》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