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jpg

   過年前有一組案例讓我印象很深刻,想特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他們是特地從北部南下,第一次來看診的一家人。起初我一拿到三張初診資料卡,還不以為意。由於口耳相傳與自身恢復健康的經驗分享,一直以來,透過親友的推薦,相約一起來就醫的群體不在少數。可是當我仔細閱讀卡片上的各項口述記錄,以及基本資料,才發現原來他們是一個小家庭,夫妻兩人與一名小女孩。一家三口都有明顯的「過度換氣」,自律神經均處於失調狀態,只是程度輕重不一。

  會想跟大家分享這組案例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特別,多與眾不同,「一家人都自律神經失調,這機率有多微小呢?」相信此刻可能有讀者正這麼想。但恰恰相反的,他們的情況其實非常常見,縱然不是全家一起失調,但家中有失調困擾的常常不只有一人,只是一來彼此的症狀可能不盡相同,有的人表現在嚴重的失眠,有的人表現在手腳麻痺,有的人表現在腸胃躁動,多樣性的症狀表現,讓患者容易缺乏病識感,不見得會意識到「自己的不舒服也屬於失調另一方面,已經深陷失調的各種不舒服當中了,顧好自己已屬困難,因此也很難再有餘力關心其他人,即便是親密的家人。

 

不同的表徵 相同的根源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家人,爸爸媽媽是自己開設小型加工廠,生意非常好,男主人每天都像停不來的陀螺,充滿幹勁。女主人則走溫柔路線,說起話來輕聲細語、慢條斯理。小孩看來活潑可愛,十分聰明機靈。那麼這家人的問題在哪?

  男主人的幹勁讓他白天可以好好衝刺事業,可是到了晚上,全身活力沒有消退的跡象,使他很難放鬆下來好好休息,為了能入睡,他養成了每晚必喝的習慣,唯有酒精能讓他暫時放鬆,獲得片刻睡眠。

  女主人跟男主人正好相反,生活步調的差異讓她處於緊繃狀態,兩人一快一慢,甚至連夫妻生活也無法協調,長達三年的無性生活,讓彼此關係越來越如履薄冰,唯一的共通點,是晚上都不好睡。不同於男主人靠酒精入眠,女主人則是長期依賴安眠藥,在診間她告訴我,為了入睡,每晚她得吃五種安眠藥,可是即便如此,她的睡眠品質也不好。

  五顆藥讓她睡足八小時,可是日間醒來人還是非常昏沉,甚至常有頭痛一整天的副作用,讓她白天無法好好協助先生繁忙的工作。看在先生眼中,更覺得不愉快了,明明沒有怎麼樣(太太做過許多檢查,結果均無顯著異狀),根本是為了逃避工作而無病呻吟吧!

  太太也很不開心,整個人不舒服得要命,不吃藥就完全不能睡,吃了藥也很難過,身體總是一下發冷一下發熱,頭痛、過敏、胃口不好、心裡時常感覺害怕緊張,快要無法呼吸、喘不過氣來,可是先生白天覺得她偷懶,晚上只想著求歡,好像根本一點也不關心自己!

  都說女兒是解語花,但偏偏他們的孩子也沒有辦法讓自己省心。常常在學校表現很不舒服,說不能呼吸,帶去掛急診總是沒有異狀,請假回到家又活蹦亂跳一切如常,令夫妻倆也不禁懷疑,到底孩子是真不舒服還是裝病逃學呢?

  最令人感嘆的是,在診間媽媽親口說:「她都說她不能呼吸,我就叫她用力啊!深呼吸啊!怎麼可能不能呼吸!」但在那當下,她似乎完全遺忘了,自己也有相同的困擾,發作時的窒息感豈是靠自我意識能控制的?如果可以,誰會選擇讓自己這麼無助、這麼不舒服呢?

 

身體不舒服 嚴重影響家庭生活的和諧

  經過檢查後發現,男主人的每分鐘吸氣吐氣次數是21下,高出正常男性的8~12下兩倍。女主人則是每分鐘33次的吸吐(一般女性正常值為12~15次),小女兒的情況亦不遑多讓,一家三口雖然表現特徵各有不同,但追根究柢,影響他們健康與生活的核心因素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過度換氣。

  先生在工作上總有無窮無盡的精力,不怕客人多、不怕事情忙,覺得自己都不會累,也不喜歡休息,因為一停下來反而會有種莫名的焦慮緊張。為了強迫自己放鬆,習慣在睡前喝酒,可是精神一來又想跟另一半聊工作、聊事業,講著講著又亢奮起來,更難以放鬆入眠了。

  太太從很年輕就有失眠困擾,從小診所看到大醫院,仍然只能仰賴安眠藥,治標不治本。近年來常有莫名的緊張感,每次發作約莫半小時左右,很慌、很喘、彷彿就要窒息,接著頭一陣暈麻,無法抑制就只好往急診室跑。

  自己都知道沒有什麼好緊張的,在工作上早已經是老手,但害怕的感覺就是無法壓抑。動來動去在忙的時候,情況會好一點,只要一忙完停下來休息,特別是躺下來時,就會變得更難過。每次去看醫生都檢查不出所以然,明明就很不舒服,可是檢查都說沒有怎樣,真的是氣死人了!「莫非我就是人家說的"勞碌命"」

  女兒是一家人當中最早被確診的。在學校已經發生過多次,因無法呼吸而送急診,檢查結果一切正常,急診室醫師判定小朋友為過度換氣。不過對父母來說,實在覺得很難理解,為什麼總是一上學就發作,回到家就好好的,哪有這麼碰巧的,總覺得小孩在逃避上學的可能性很大。

  三種人三種情況,彼此相互影響,以至於讓生理影響到心理,健康問題演變成家庭問題,夫妻之間容易口角,親子關係也不怎麼和諧……。

 

知道「怎麼治療」 比知道「為什麼失調」更重要

  其實,社會上有許多家庭都有類似的情況,只是當事者或親近的親朋好友,不容易有相關的敏銳度去覺察,一昧的忍耐、退讓或者是透過各種方式強調身心的放鬆,最多只能治標不治本。打個比方來說吧!假使一個人牙痛七天都沒有好,肯定心情與脾氣不會好到哪去,這時候他需要的是心理輔導還是專業牙醫的治療呢?

  為什麼會一家人都自律神經失調,是遺傳嗎?還是有甚麼其他原因?雖然我常告訴患者,為什麼會生病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真正要緊的是應該如何正確治療、同時避免復發,況且所謂的原因,也常僅是事後推論。然而吃過自律神經失調的苦,深知這個疾病的難纏程度,總是希望能「知己知彼」,想深究失調的根源也是人之常情。對此我一樣習慣打個比方回應,病態型肥胖者的家人很多一樣有肥胖的困擾,有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問題者,家人一樣有三高問題的比例也偏高,這是遺傳還是飲食、生活型態所致呢?答案為以上皆是!全家人均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也是一樣的,與遺傳基因有關,跟飲食生活型態也密不可分,基因或許占比40%,剩餘的60%則與日常生活相關。

 

正確治療的方式能在短時間有所起色

  回歸到最最重要的一點,已經確診為失調了,該怎麼辦呢?當一台跑車能順利跑得飛快,可是卻無法平穩的停下來時,修車師傅應該做的是打壞引擎,還是升級煞車呢?真正了解自律神經系統的運作法則,專業的專科醫生會協助失調者提升副交感神經(煞車系統),讓它與交感神經(油門系統)得以協調運作,而不是淪於症狀治療,今天失調影響了睡眠,就給予安眠藥,今天失調影響了消化系統,就給予軟便劑,今天失調影響了皮膚狀態,就給予類固醇或抗組織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能讓失調者獲得短暫的緩解,當失調的症狀遊走到身體其他組織或器官上,他仍然得忍受各種不舒服,絕非長久之計。最後的最後,我必須再次重申,自律神經失調症雖然難纏,療程常有反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穩定,但它是100%的生理疾病,絕對可以透過治療獲得緩解,假以時日必能痊癒。

  年前初診的這家人,在短短3個多月的治療中,已經有明顯的進步,回診時全家人是一起笑咪咪地簇擁走進診間,透過規律的用藥及回診,夫妻之間不再緊繃如昔,太快的能慢下來,太慢的能跟得上,小孩原本拒學的情況也已經好轉,親子間不用為了上學問題而起爭執,先生既感慨又感動地說:「沒有想到一個這麼簡單的呼吸問題可以這樣困擾住他們全家人,更沒有想到接受治療這麼短的時間就能起這麼大的變化,想到過往失去的快樂時光,就很懊惱為什麼不早點知道、不早點來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更多專業內容與知識
請期待後續文章連載
或鎖定郭育祥診所 YouTube頻道

 

了解更多自律神經失調相關症狀可參考→自律神經常見QA
了解更多郭育祥醫療團隊能提供您哪方面的協助請參考→主治項目
有預約掛號或進一步諮詢需求請點選→線上預約 加入LINE官方帳號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Guo 的頭像
    Dr.Guo

    Dr.Guo‧《郭育祥診所》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