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敬啟者 郭育祥診所位於嘉義市 任何指稱擁有本院配方或合作關係均非事實 切勿輕信上當,以免危害您的健康 本院已委任林春發律師對於侵權將依法採取行動

目前分類:醫師手札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清淡蔬食.jpg
該圖片由Christine SponchiaPixabay上發布

在一般人的健康認知中,鹽幾乎與高血壓、不健康畫等號。
的確,鹽分攝取太多,的確可能影響心血管的健康。
但凡事「過」與「不及」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防疫消毒003.jpg

   這一波新冠肺炎的疫情,嚴重地影響了許多人的日常生活,除了發燒、咳嗽、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受到高度重視之外,其餘多數「看起來沒事」的人,都不敢到醫院看醫生了!不少身體有慢性健康問題,需要長期治療的人,成了一波的受災戶。其中,尤以自律神經失調症的朋友最為辛苦,他們的外表看起來的確像「沒事」,但整個人、整個身體明明很有事啊!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乱, 伤心, 困惑, 塑像, 不快乐, 悲伤, 郁闷, 抑郁, 应力, 表情, 绝望, 担心, 挫折, 情感
圖片來源:ErikaWittliebPixabay發布

  那天接受某平面媒體採訪,期間,文字記者問道:「郭醫師,以您這樣經驗與資歷都很豐富,投身自律神經失調領域的專業研究長達20年,也會遇到您覺得棘手或很困難的案例嗎?」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d981d3a80b47de08a8485799cc5-1575611.jpg

  前幾天在診間遇上了一位初診的朋友-曾太太,讓我又動了想和大家好好聊聊「過度換氣症候群」這個病症的念頭。雖然從學理上說來好像不怎麼複雜,幾句話就可以交代完畢,不就是「吸氣吐氣的頻率過快,導致體內二氧化碳濃度過低,血氧濃度過高,所引起的連鎖反應」,要精簡一點的話....,後面三句都可以省起來,只要保留第一句即可一言以蔽之。然而,誰能料想得到...這麼簡單的事情,卻這麼不容易確診;這麼容易給患病者帶來漫無邊際的負面影響。我想這是其他健康的朋友,哪怕您是過度換氣者身邊最親近的家人、朋友、另一半,也不見得能夠真正體會一二。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家人.jpg

   過年前有一組案例讓我印象很深刻,想特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他們是特地從北部南下,第一次來看診的一家人。起初我一拿到三張初診資料卡,還不以為意。由於口耳相傳與自身恢復健康的經驗分享,一直以來,透過親友的推薦,相約一起來就醫的群體不在少數。可是當我仔細閱讀卡片上的各項口述記錄,以及基本資料,才發現原來他們是一個小家庭,夫妻兩人與一名小女孩。一家三口都有明顯的「過度換氣」,自律神經均處於失調狀態,只是程度輕重不一。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過度換氣.jpg

自律神經失調症是100%的生理疾病

很多人都常誤以為,焦慮、恐慌、過度換氣…等各種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急性慢性症狀,根本原因是壓力造成,或者是生病的人個性使然,自己想太多、鑽牛角尖,只要能放輕鬆,做一些紓解壓力的事情,或者出去走走,轉移注意力,自然能不藥而癒。在此我必須要很認真很認真地重申一次,自律神經失調症,是100%的生理性疾病,就像流行性感冒、蛀牙引起牙痛、車禍導致骨折、細菌導致腸胃發炎等等情況一樣,有確實的病因,也有明確的對應治療方式,絕對不是患者自己想太多,自找麻煩,因此也絕對不是放輕鬆、想開點,問題就能消除的。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黎明.jpg

我真正發病是在2016年8月12號,突如其來的一陣頭痛與強烈暈眩,接著我就開始無窮無盡的掛號、抽血、看醫生、安排檢查、看報告、醫生說沒事.......家人為此覺得我不夠堅強,不認同我生病不舒服,覺得我應該再去運動、多出去走走,靠自己努力好起來………
 

整整十年,在2017年4月24日找到郭醫師之前,真的覺得我這輩子就完了.......周圍的人都覺得是我太閒了,過太爽不夠忙,才會生這種公主病,只有我自己知道,每天晚上那種害怕睡覺的感覺是真的.....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口乾 口臭.jpg

不是口渴也不是沒喝水,只是無論怎麼喝,都覺得嘴巴好乾,口腔彷彿黏黏乾乾的,好像一張口就有異味,只要一段時間不開口,連講個話都遮遮掩掩覺得不好意思。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胸悶心悸.jpg

感覺頭暈、胸口好悶,一口氣一直喘不上來,很用力吸也吸不到空氣,一種瀕臨窒息的感覺,嚴重的時候甚至常常感覺:我真的就要死掉了!
久而久之很害怕去人多的地方,甚至只要想到百貨公司周年慶、假日公園、逛夜市,就覺得呼吸不順,這就是「換氣過度症候群」患者的日常。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0302.jpg

王小姐今年32歲,是位工作表現很傑出的上班族。雖然平時備受上司肯定,但她工作的時候並不特別開心,除了時常覺得事情做不完、壓力很大之外,時不時發作得胃痛與胃食道逆流也讓她焦慮不已。王小姐的胃痛可說是老毛病了,從高中時代就開始,只要一吃東西就得祈禱胃不要不舒服,因為胃脹、胃痛、胃食道逆流,總是無預警的發生。因為這樣她很多東西都不敢吃,也非常留意到底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試過各式各樣偏方:吃茶油顧胃、吃稀飯、喝牛奶;甚至不吃東西…但是都沒有辦法減緩不舒服。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927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就人體的運作進行粗略但正確的說明吧!

  控制人體運作的系統有三,分別是神經系統代謝系統免疫系統,而當中的神經系統,則又分成為意識可以控制的體性神經
Somatic Nervous System),與不受意識控制的自律神經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214.JPG

今天要跟大家講個故事,一則關於19世紀的醫師的故事,他叫做塞麥爾維斯,是第一位倡導手術前應該要消毒的醫師。從事手術或打針等醫療行為之前要消毒,在現代看起來是再平常也不過的行為了,但是在塞麥爾維斯醫師大力倡導之前卻不然。他是位產科醫師,負責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這原本是一件非常喜悅的事情,但在當時卻因為缺乏正確的消毒觀念,導致產婦時常在生產過程中遭受感染進而喪命。塞麥爾維斯醫師花了許多年的時間觀察與研究,終於發現問題出在,負責接生的醫師時常帶著一身血跡,或者其他患者、大體的體液進產房,於是要求醫師接生前必須先用氯水來消毒。果然,當大家照著這麼做的時候,產婦因感染而死亡的機率便大幅下降了,甚至一度為零,這在當時是十分匪夷所思的。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11.22.jpg

          根據藥師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每年丟棄的藥品約136公噸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網路調查則顯示,約有6成的民眾認為醫療院所開立的藥物過量。透過這兩份調查可見「很怕醫師開藥過重,害自己吃下太多藥物」是民眾普遍心聲。浮濫開藥固然有問題,但我同時也想請大家想想:藥量少就一定好嗎?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底要開會要做專案報告喔~」

「嗄~月底?不能改個日子嗎?」

「怎麼了?怕來不及啊?」

「你忘啦!月底一到,咱們天使協理會變成女魔頭耶

「對齁!差點忘了!月底她大姨媽來……之恐怖的…」

  諸如此類的對話是不是也曾出現在您的生活周遭,您身邊有這樣的主管、下屬,親近的家人朋友嗎?因為深受所謂的「經前症候群」所擾,情緒起伏較大,每個月的生理期來臨前,總有一段特別焦躁的日子,生理期當中臉上也常掛著"生人勿近"、"無事勿擾"的警告標語,或者,您自己就是這樣被私底下偷偷議論著的女主角呢?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412-手腳冰冷.png 

  一入深秋,雙手就離不開暖暖包嗎?晚上就算穿著厚襪子睡覺,還是感覺得到腳趾頭冰冰涼涼的好不舒服嗎?這種手腳冰冷的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女性朋友身上,老一輩的人說這是畏寒、冷底,年輕人說妳是冰山美人,妳則總覺得自己是血液循環不好才會這樣,其實……問題很可能出在妳的自律神經失調了!

真的假的?手腳冰冷跟自律神經也有關係?!

當然是真的!因為人體體溫的調節,主要就是自律神經來控制的唷!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編按:

天下雜誌邀請本院郭育祥院長,為8月出版的新書《寶彩有菜 早起的體操》 進行推薦,本文摘自書中序文。

PhotoGrid_1445498427495[1].jpg 

推薦序

  初接獲天下雜誌出版邀約撰寫《寶彩有菜 早起的體操:強健眼、耳、齒、足腰、內臟……變得健康》推薦序,光看到內容簡介首段文字「將近六十歲時,作者罹患常見的老年黃斑部病變,那時她花了很多工夫、重覆實踐各種方法,最後終於可以不靠藥物,用自己的力量完全治好眼疾……」,我就忍不住在心中吶喊:「真是天賜良緣!」。翻閱書稿後,更禁不住讚嘆:「這絕對是忙碌現代人,書架上不可或缺的自我保健健康書,我一定要推薦!」

  為什麼我說天賜良緣呢?坦白說,雖然個人是醫療人員,但很汗顏地,前一陣子我恰恰正為了黃斑部病變而困擾著,也因此深深感受到「小毛病」對工作、生活所造成的影響,其威力之大,超乎我的想像。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930  

 

  所有失調症的患者與親友都最最在乎的,就是「到底自律神經失調會不會好?

 

  先告訴大家一則好消息,會好,自律神經失調會好!因為它並不是心因性的疾病,而是像感冒、腸胃炎或者骨折一樣,是貨真價實的身體不舒服,屬於生理性疾病。試問大家,感冒會不會好?腸胃炎會不會好?相信答案都是肯定的。同理可證,請放心,自律神經失調症並不特別,所以不會成為例外,它是絕對可以被100%治癒的。

 

  不過在此同時也要告訴大家另一則壞消息,雖然我可以很篤定地說:自律神經失調症絕對可以痊癒,但也必須誠實地告訴大家,它不容易好!最關鍵的因素在於,許多患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是自律神經失調啊!

 

  有不少人是從心臟科、神經內科、腸胃科,一路掛到骨科、皮膚科,有檢查做到沒檢查可做,我常說,男性朋友大概只剩婦產科沒有掛,女性朋友大概只剩攝護腺沒有檢查到,試問,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的時候,如何能對症下藥呢?所以我說,自律神經失調不容易好,原因就在這裡!

 

  自律神經失調症在醫學領域中算是很標準的”疑難雜症",它的症狀往往是綜合且因人而異的,有的人會頭痛、心悸、失眠,有的人會失眠加容易腹瀉,有的人會有吞嚥障礙、心悸、胸悶,有的人會感覺胃部有灼熱感合併緊張焦慮……狀況實在是千奇百怪,什麼可能性都有。因此如果沒有遇到對的醫師,往往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被診斷出來,患者只能落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急救型醫療模式(更可怕的是被誤診,導致「頭痛醫腳,腳痛醫頭」)。

 

  急性的症狀可能暫時被緩解了,例如蛀牙的時候牙齒痛,就選擇吃止痛藥,很快地牙是不痛了,可是一旦藥效過了之後呢?由於蛀牙並沒有被妥善地治療,根本原因沒有解決,所以疼痛恐怕只會反覆出現。我常說,想要好好治療、徹底擺脫失調,這過程就像是一段旅程,光有導航並不夠,最重要的是得有目的地,總得知道要去哪裡,然後借助導航的幫忙,才能順利抵達。

 

  知道目的地之後(治療自律神經失調),再來就是方向的問題了(如何治療)!從台南到台北,方法有很多,快一點可以搭高鐵,慢一點搭火車,體力很好的人或許可以用走的。無論如何,重點是只要方向對了,一定都會到,剩下的只是時間問題,但如果從台南出發,目的地是台北,卻選擇搭乘往高雄屏東方向的車,那我們到得了台北嗎?當然不可能!

 

  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也一樣!前面說的『目的地』就是確診,我們得先知道自己生的是什麼病,才有辦法對症下藥。至於藥方下了之後是否有效,就看我們的方向正不正確了!只要治療的方向對了,康復是遲早的事情,差別只在於您是搭上高鐵還是火車,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抵達目的地。

 

  無論是哪種健康問題,想要康復,除了對症治療之外,更需要患者與醫師好好配合,自律神經失調自然也不例外。在治療過程中偶有患者不願配合醫囑,提出各種在醫師看來其實是藉口的理由,像是「我以前都沒有……」、「我從來不會……」、「我不敢……」

 

  其實,今天的健康問題不就是過去習慣的累積嗎?想要改變結果,首先就要改變行為模式,特別是生活習慣!每天都走一樣的路,只會看到一樣的風景,到一樣的地方。

 

  許多失調症的患者,一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是自律神經失調,二來也對於這些長年相伴的老毛病已莫可奈何,以為是治不好的,看醫生也沒有用,因此不再積極尋求解決之道。曾遇過一位患者,因為嚴重的腸胃問題,足足三年以上的時間完全不出門,因為只要一離開家,他就擔心自己會內急,在外頭不一定隨時找得到洗手間,這樣的焦慮使他放棄必須出差的高薪工作,足不出戶的在家接點翻譯工作餬口。這樣的情況並非特例,嚴重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的確對生活影響甚鉅,在往後的文章中可以一一和大家分享各種真實案例,但現在要請大家多關心自己與周遭親友,如果有長年的老毛病卻解決不了,不妨朝自律神經失調的方向,做些相關檢查,或許就能找到問題的癥結點,重新踏上返回健康之路。

 

延伸閱讀
《分享點滴》原來,我是自律神經失調
《分享點滴》足足暈眩了21年 終於清醒的感覺真好
《分享點滴》健康,才能讓我做最喜歡做的事!
《分享點滴》失眠是全天下最痛苦的事
《分享點滴》終結自律神經失調,重獲新生
《分享點滴》打敗產後自律神經失調,重拾當媽咪的喜悅
《分享點滴》身體不再做水災~蔡媽媽 
《媒體專訪》到底生了什麼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生活
《健康新知》如何判斷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可能誘發多種疾病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將我們推向危險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會引起肥胖喔!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的作用
《健康新知》淺談自律神經
《健康新知》變化萬千的百變女郎-自律神經失調
《醫師手札》痛苦無人知的心情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21世紀健康最大殺手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平衡自律神經 帶來好孕氣 @林暉宗醫師
《醫師手札》好好呼吸 穩定自律神經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自律神經失調 VS 大腸激躁症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自律神經失調就是憂鬱症嗎?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自律神經打結,很難睡得好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別怕自律神經失調 面對就能夠戰勝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更年期vs自律神經失調 @林暉宗醫師
《醫師手札》現代人的文明病--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927  

明明就很不舒服,為什麼醫生都說我沒病?

這個問題在門診中,平均每天會被問到數十次以上

可見,這是自律神經失調症患者的共同心聲與困擾啊!

 

   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症的患者在確診之前,都走過一段漫長且孤單的冤枉路,因為他們真的感覺很不舒服,可是四處看醫生做檢查,得到的答案卻都是「沒事」、「一切正常」,久而久之,周圍的家人親友也會覺得是你想太多或者無病呻吟。

 

  我曾做過一份臨床的研究統計,發現病人在經過檢查確診為自律神經失調症之前,平均花費時間是3年,這期間大約會輾轉流浪於5間醫療院所,掛過至少7個不同科別,換過12位主治醫師。照胃鏡、大腸鏡的比比皆是,最誇張的是還有人因此差點做了心導管,即便他其實沒有心血管方面的問題……覺得很離譜嗎?生病的那個人可是覺得很冤枉啊!為什麼會有上述這麼誇張的數據呢?不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的人愛逛醫院,而是因為他們的不舒服一直沒有被解決,甚至沒有真正的被當一回事!

 

  每個人生病都希望找出原因,但感覺不舒服的時候,有70%的高比例是檢查不出個所以然的,在現行的醫學檢查中,僅能確認器官是否有明確的缺損,功能上的障礙卻不一定檢查得出來。

 

  就拿頭痛來說,我們可以照X光、腦波甚至是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只要排除了中風、沒腫瘤、無壓迫…,就很容易被判為正常,可是患者的頭還是真切地痛啊!怎麼辦?所以只好反覆檢查,生怕醫護人員哪不仔細,錯過了什麼很重要的小細節,這家檢查不出來就再換一家。頭腦沒有問題,那會不會是哪節脊椎受壓迫了,所以改看骨科、復健科……諸如此類的症狀可能出現在全身各處,只要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本,最後的結果就是「雖然你明明不舒服,但醫生都說你沒病」!

 

  究竟問題的根本是什麼?或許您應該高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律神經失調了!

 

  自律神經是一種遍布我們全身上下的神經系統,負責維持體內多項生理機能的平衡運作,像是心跳、血壓、體溫、消化、代謝等,一旦這套系統失調了,他所負責掌管的生理機能也可能失去平衡。因此,有些人會感覺心跳忽快忽慢,做了心臟檢查卻沒有問題;有些人會不停的腹瀉或胃痛,但腸鏡做了、胃鏡照了,腸胃功能卻一切正常……只是不舒服的感覺也依舊存在,因為根源不在器官本身出了什麼毛病,而是體內的自律神經失調了!

 

  打個比方來說,這就好比一部電腦,主機當機了,所以電腦無法運作,但如果我們只是拼命的檢查滑鼠、鍵盤等零件,會發現它們都沒有故障,可是電腦卻仍然無法使用,因為核心問題是主機當掉了呀!

 

  自律神經失調就好比當機,所以就算我們拼命的檢查身體其他器官,腸胃、心臟、耳朵…等,只會得到「並無異常」這樣的答案,電腦當機該怎麼辦?簡單一點就重新開機,損害程度嚴重則要送修,自律神經失調亦然,短暫或輕微的自律神經失調可以透過呼吸或者作息的調整,來重新回覆平衡協調,倘若是程度較為嚴重或者長期的自律神經失調,建議大家還是把自己送修吧!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是正途!

 

  唯有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飽受各種「老毛病」所苦的朋友們,倘若您的不舒服是經年累月存在的,且症狀多重,不是僅有單一項目,做過好多檢查但報告都說您一切正常,或許應該考慮做個自律神經相關檢測,了解問題是否出在它身上。

 

  根據醫學研究報告統計,每個人一生之中至少會經歷3次自律神經失調,而真正發展成為「病症」者,按全人口比例來計算,則約有5%8%左右(甚至更高)。自律神經失調可說是相當普遍的文明病,只可惜現代人對它的認識與了解並不足夠,甚至充滿了許多迷思,以為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精神病,或者無法治癒,得終身服藥控制。其實不然,自律神經失調是100%的生理疾病,就像感冒、牙痛、腸胃炎…一樣,是身體出了毛病,絕對不是「想太多」,也不是精神病或者憂鬱症的同義副詞。既然是具體的健康問題,那麼只要透過正確的醫療方式,看對科並且配合醫囑,自律神經失調症是能夠被完全治癒的!患者不必擔心得一輩子與醫藥為伍,在度過不同時期的階段療程後,從急性期、緩解期,進而走入保養期,很快便能重獲健康,享受無病痛干擾的快樂人生。

 延伸閱讀

《分享點滴》原來,我是自律神經失調
《分享點滴》足足暈眩了21年 終於清醒的感覺真好
《分享點滴》健康,才能讓我做最喜歡做的事!
《分享點滴》失眠是全天下最痛苦的事
《分享點滴》終結自律神經失調,重獲新生
《分享點滴》打敗產後自律神經失調,重拾當媽咪的喜悅
《分享點滴》身體不再做水災~蔡媽媽 
《媒體專訪》到底生了什麼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生活
《健康新知》如何判斷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可能誘發多種疾病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將我們推向危險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會引起肥胖喔!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的作用
《健康新知》淺談自律神經
《健康新知》變化萬千的百變女郎-自律神經失調
《醫師手札》21世紀健康最大殺手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平衡自律神經 帶來好孕氣 @林暉宗醫師
《醫師手札》好好呼吸 穩定自律神經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自律神經失調 VS 大腸激躁症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自律神經失調就是憂鬱症嗎?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自律神經打結,很難睡得好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別怕自律神經失調 面對就能夠戰勝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更年期vs自律神經失調 @林暉宗醫師
《醫師手札》現代人的文明病--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417  

  戀愛般觸電的感覺,人人都愛,但如果指尖莫名出現觸電般的痛感,應該沒有人會愛吧?!

  手麻是很多人的老毛病之一,造成手麻的原因眾多,但多數人總認為手麻肯定是「血路不通」、「循環不良」所致,因此經常小看了這個問題。

  我所接觸過的患者當中,很少有人一開始就正視「手麻」這個不適症狀。他們最常做的事,就是手麻的時候甩甩手,甚至直接當它不存在。但手麻可沒這麼容易放過他們,你可以一忍再忍,它可以一再出現。到最後受不了,患者們舉了白旗,才心不甘情不願到醫院接受檢查。

  閱讀至此,你是否認為,手麻問題應該告一段落了?可惜並沒有。患者們前往醫院就醫,經過一連串電神經學檢查,如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還有影像檢查等,還是無法確診。直到來到我的門診,才知道手麻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衡所引起。

  自律神經失衡會造成手腳感覺的異常,如麻痺、感覺遲鈍、觸電痛感、疼痛等,且經常會合併呼吸困難的症狀。主要還是跟情緒、壓力有關。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我通常會建議患者們進行腹式呼吸,並試著找出壓力來源,嘗試化解。

  當然,並非所有手麻都是因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提醒各位讀者,手麻的時候,要多注意一下,到底是哪幾隻手指會麻?哪個部位會麻?手背麻還是手掌側麻?提供越多訊息,對於醫生的診斷越有幫助。

 

  至於壓力、情緒所造成的手麻該怎麼辦?很簡單,好好深呼吸就對了。

 

郭醫師小教室:

不同的手麻症狀,代表不同問題

手麻的情況

可能的疾病/原因

手腳、臉部或身體半邊麻木

腦中風

手腳麻木、舉不起來

肺血栓、肌肉壞死

手麻麻脹脹

末梢血液循環不良

天氣變化時,指尖、手掌與下肢明顯麻痛

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

手麻、對痛覺反應敏感、呼吸困難

自律神經失調

手麻且無力

藥物、電解質失衡

只有特定拇指、食指、中指會麻,無名指只麻一半

腕隧道症候群

只有小指麻,無名指麻一半

肘隧道症候群

手麻且有痠痛感,不適感從頸部一路沿著手臂延伸至手指

頸椎退化狹窄、椎間盤突出

本文摘取自《好好呼吸,甩掉老毛病!》郭育祥醫師著 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媒體專訪》全身不對勁 卻檢查不出原因? 東森財經新聞台‧五七健康同學會

《媒體專訪》到底生了什麼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生活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的作用
《健康新知》淺談自律神經
《健康新知》變化萬千的百變女郎-自律神經失調
《健康新知》如何判斷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將我們推向危險
《醫師手札》21世紀健康最大殺手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好好呼吸 穩定自律神經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別怕自律神經失調 面對就能夠戰勝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明明不舒服 為什麼醫生老說我沒病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現代人的文明病--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50313  

圖片來源:擷取自網路,如有侵權煩請告知,將即刻處理。

 

  「該男性年紀輕輕,才37歲,家裡沒有相關病史,公司的體檢也還算正常,只是膽固醇高了一點。但日前,跟朋友一起外出騎腳踏車,卻突然胸口一陣痛,緊接著人就倒下去,再也沒醒來了……」

 

關於以上類似的新聞報導,近年來大家應該看過不少,我的患者也是。因此,每當患者出現胸悶的情況,最愛問我的一句話就是:「郭醫師,我該不會是心臟病吧?」

 

          患者內心的擔憂,我可以理解。不過,大家真的別自己嚇自己啦!根據調查分析顯示,30歲左右的上班族,出現胸口悶痛症狀,半數以上是因為肌肉太緊繃造成,另外1/4則是腸胃疾病所引起。而心臟、胸腔問題則各占10%

 

關於胸悶,在我的患者中,最常見到的狀況就是呼吸困難,覺得自己好像吸不到空氣,以至於胸部有悶痛感。如果這時候,患者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怎麼辦?我吸不到空氣」這件事上,可能讓自己更緊張,產生過度換氣、心跳加速等現象。

 

自律神經紊亂會導致支氣管肌肉過度收縮,造成胸悶的現象。這時候,若不放鬆身體,反過來猛吸氣,就可能引發過度換氣症候群。過度換氣是因為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不夠,造成肌肉不正常的收縮所致。不論是胸悶,還是過度換氣,只要放鬆,減緩呼吸頻率(或者是閉氣幾秒),就會沒事了。

 

引起胸悶的原因,當然不只有自律神經失調,畢竟胸部範圍很大,有許多器官(如心臟、肺、肝)跟神經分布於其中,任何一處發生病變,都有可能引發胸悶、胸痛,但大多數都不是太嚴重、難以治療的疾病,大家不要過度緊張。

 

自律神經失調所引發的呼吸困難,經常會在入睡時、緊張時出現。這時候該怎麼辦?相信聰明的你,已經可以幫忙回答這個問題了!(答案在前面內文中出現過囉!)放慢呼吸速度,慢慢深呼吸,就不會胸悶,也不會呼吸困難了!


本文摘取自《好好呼吸,甩掉老毛病!》郭育祥醫師著 時報出版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