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藥師公會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每年丟棄的藥品約136公噸;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網路調查則顯示,約有6成的民眾認為醫療院所開立的藥物過量。透過這兩份調查可見「很怕醫師開藥過重,害自己吃下太多藥物」是民眾普遍心聲。浮濫開藥固然有問題,但我同時也想請大家想想:藥量少就一定好嗎?
日前,我的診間出現了一位遠道而來的患者-李先生,他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引起換氣過度症,特地從廣東飛來求診。但這並非他第一次來台灣看醫生,事實上,2014年以來,李先生一直因為心悸、失眠、疲倦無力等問題,數度往返廣東與桃園之間看診。只是花去大把時間與金錢,症狀卻始終反反覆覆,未見痊癒。
在了解李先生過往病史與就醫歷程時,李先生提到之前去的診所,雖然沒有辦法徹底讓他恢復健康,但在睡眠用藥上,卻非常「厲害高明」,完全不用讓他吃任何的安眠藥或者是助眠劑,僅僅需要在睡前服用一顆膠囊,就能讓他一覺到天亮,仔細看看李先生提供的藥單,上頭也的確沒有載明安眠類藥物,但聽李先生描述自己的睡眠狀態與品質,又讓我直覺情況似乎不像當事人所描述的這般,在取得李先生的同意後,我們當場在診間撥開他帶來的"神奇膠囊",發現內容根本大有玄機!這顆膠囊裡一口氣就包含了數種安眠藥、助眠劑。李先生一直以為自己吃的藥很少,殊不知無意間早已吃得很「精采」。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用藥問題逐漸受到大家重視,這是好事,然而民眾對於用藥的莫名迷思,也應該藉由正確觀念建立來消弭。如此一來,更可以避免諸如此類的不肖醫療院所,利用民眾的用藥恐懼,行瞞天過海之實。試想,不知道吃了什麼藥卻也吃下肚,還不如在醫師與藥師雙重把關下,清楚每一份藥物的內容與分量,後者來得安全許多,不是嗎?況且每一種的研發製造過程都是經過相當嚴密嚴謹的流程,從起心動念到真正能夠量產、通過人體實驗、進而落實在第一線的醫療應用上,起碼都得耗費十年光陰,中間的環節多不可數、期間要考量的細節也不勝枚舉,如此多重把關,安全性自然不在話下。民眾如若希望為自己的藥用安全把關,除了就診時應主動告知醫師自身身體狀況、用藥情形,並清楚向醫師表示用藥意願之外,也應該選擇能清楚解釋用藥內容、根據症狀需求開藥、藥單記載詳實的醫師與醫療院所。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