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的祕密 (4) - 複製.png  

肚子不舒服但腸胃科醫師卻幫不上忙?胃鏡、大腸鏡都照過了,只有一點點潰瘍甚至毫無病徵,可是,腹痛如絞的感覺總是存在,脹氣不舒服也是家常便飯,在什麼具體問題都檢查不出的狀況下,患者最後獲得一個確診的名稱-腸躁症,聊表安慰,至少知道自己總是腸胃不舒服的這種症頭,該如何對周圍的親友交代:

 

「醫生說我是腸躁症,是真有這樣的病症,可不是我自己胡思亂想喔!」

  

  但症狀治療好了沒呢?

根據臨床統計,患者在確診為腸躁症之後,62.2%的人花四年擺脫腸躁糾纏,17.5%的人繼續忍受種種不適,時間長達五年以上,顯示從確診到找對治療方式還有一條漫漫長路。許多腸躁症的患者都會問:「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得腸躁症?我沒有甚麼壓力啊!」代表許多人仍然普遍存在著迷思,覺得腸躁症乃壓力所致,甚至是一種心因性的疾病,真是冤枉了腸躁症啊!

  

  壓力與腸躁症的確有關係,事實上,壓力可能導致免疫力失調,跟各種疾病多少都有關係,但壓力絕對不是導致腸躁症的主因,最多只是誘發的導火線,真正的關鍵恐怕在於體質,有些人的體質特別容易自律神經失調,而失調的症狀如若正好表現在腸胃系統,則形成腸躁症,正確學名為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

 

  那麼腸躁症該怎麼治療呢?既然不是單純的腸胃問題,腸胃科能提供的幫助自然有限,並非醫師的醫術不夠高明,而是問題根源本就不在腸胃科的專長領域中。釜底抽薪之計還是應該先調整好失調的自律神經,如果僅是針對外在表現出來的症狀進行處理,其實就是典型的「治標不治本」,縱使症狀在短期之內有所緩解,也不會是長期的改善,就好比蛀牙引起牙痛時,應該是正經地找牙醫補牙或者做根管治療,而不是光吃止痛藥來暫且止痛、麻痺神經。

 

  自律神經之所以會失調,主因在於腦中部份傳導物質的缺乏,因此急性治療時,建議以補充短缺物質(如多巴胺、血清素等)為主,待症狀緩解時再酌情減少劑量,並搭配腹式呼吸的調節練習,強化自律神經之彈性,目的是讓它能自然而然地恢復與生俱來的協調性,徹底地擺脫失調症可能造成的多種健康困擾。

延伸閱讀

《輕鬆一下》無奈誰人知~行李箱的秘密
《醫師手札》自律神經失調 VS 大腸激躁症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面對不受控的腸胃,你可以這麼做
《健康新知》動一動身體,腸胃問題不再來
《醫師手札》又鬧肚子了,怎麼辦?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痛苦無人知的心情 @郭育祥院長
《媒體專訪》不明的病因影響生活 @中天綜合台 真心看台灣
《媒體專訪》小心自律神經失調 @年代MUCH台‧別讓身體不開
《醫師手札》保養就從現在開始 @郭育祥院長
《媒體專訪》協調自律神經 就靠慢慢呼吸@15.10.10聯合報
《醫師手札》到底自律神經失調會不會好? @郭育祥院長
《媒體專訪》到底生了什麼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生活
《醫師手札》常常火燒心 「藥」先平衡自律神經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可能誘發多種疾病
《醫師手札》21世紀健康最大殺手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變化萬千的百變女郎-自律神經失調
《醫師手札》好好呼吸 穩定自律神經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明明不舒服 為什麼醫生老說我沒病 @郭育祥院長
《媒體專訪》全身不對勁 卻檢查不出原因? 東森財經新聞台‧五七健康同學會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的作用
《健康新知》淺談自律神經
《醫師手札》現代人的文明病--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arrow
arrow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