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敬啟者 郭育祥診所位於嘉義市 任何指稱擁有本院配方或合作關係均非事實 切勿輕信上當,以免危害您的健康 本院已委任林春發律師對於侵權將依法採取行動

目前分類:醫師手札 (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5-6     

  日前看到一篇跟球賽有關的新聞報導,主要內容描述的是精彩「賽」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不過這「賽」事跟你想得一‧定‧不‧一‧樣。

 

報導中主述的藝人球員在上場前的練習時間,肚子突然鬧情緒,想當然爾,第一時間衝往廁所報到,沒想到……竟然忘了帶衛生紙。最後他靈光一閃,趁著四下無人直接在洗手台上洗屁屁。不料,另一個「沒想到」又發生了,沒想到……對手球員竟然在此時大陣仗來到廁所,還真是糗爆了。

 

排便,這一件事看起來稀鬆平常,但實際上很多人卻搞不定,在我的門診患者中,大概每5個人就有1個人有這類困擾。當然,每個人狀況各異,有些人是經常絞痛,但總是只能解出一點;有些人是便秘、腹瀉輪番上陣;有些人是一吃完東西,就一定急著跑廁所……在醫學上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

 

「大腸激躁症」是腸道功能障礙,在台灣非常常見,在臨床上發現腸躁患者的大腸對於壓力的反應較大,因此當壓力來臨時,腸子就會開始鬧情緒。像我有個患者-陳媽媽,她跟婆婆之間的關係並不和睦,每當婆婆來家中作客小住,或者年節時期她必須與先生一同回家過節時,腸躁就會找上她,根據陳媽媽的描述,在這段非常時期,便秘23天司空見慣。

 

很多深受腸躁困擾的人(有課業跟工作壓力的族群為最大宗),跟陳媽媽一樣,引發腸躁的原因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自律神經控制著大腸的收縮、血液循環等功能,壓力來臨時交感神經異常亢奮,進而影響到大腸功能的表現,導致各種排便異常現象。這時候,如果能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讓自律神經功能回穩,大腸功能障礙所引起的各種不適,自然能獲得有效的緩解。

 

當然,除了維持自律神經的平穩之外,也建議有腸躁困擾的人飲食清淡點,不要經常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並學著放鬆情緒,如此便能跟敏感的大腸和平共存。

延伸閱讀

《醫師手札》又鬧肚子了,怎麼辦?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動一動身體,腸胃問題不再來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76781094  

新聞連結:誇張!濫用健保 男喊下背痛一年狂跑582次醫院

  

  看了一篇標題為「誇張!濫用健保 男喊下背痛一年狂跑582次醫院」的新聞,心中突然一陣有感而發。一天平均看兩次醫生的確誇張,不過「濫用健保」或許言重了。

 

1994年全民健保法急就章地通過,不論是政策面、執行面都有不少缺失,而財務問題更是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不過,我今天想討論的並非「健保黑洞」,因此暫且不在「全民健保制度的設計缺失」這上面著墨。

 

這則新聞吸引我注意的原因是其中一段文字敘述:「四處掛號看醫師,仍舊抱怨疼痛無法解決」。我知道,很多人心裡想的不外乎:「應該是心理有問題,才會覺得不管怎麼治療都沒效!」或者「一定是這個人自己愛無病呻吟啦!」長期看診的經驗,讓我跟大家的想法會有些不同,我心裡想的是:「一直無法對症下藥,不舒服的感覺無法被處理,真是折騰了患者。」

 

台灣醫療的發展,在全球各地皆獲得不錯的好評,一直以來專業人員在醫學上所受到的訓練非常紮實且專門,但似乎有專業過度的現象,這頗令人感到擔憂,因為過度專業化,導致聚焦點太小,經常在診療時出現「見樹不見林」的情況,太過仔細鑽研在小細節上,習慣針對「症狀」治療的醫學方式,容易讓人疏忽大方向的全面觀察。我診間有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是這種醫療風氣下的苦主,因此他們經常流連在各大醫院間,接受各項細部治療,服用了一包又一包的藥,但情況總是時好時壞,一直無法根治,最折煞人的是,看了這麼多醫生,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生了什麼病,問題到底在哪裡?」。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失眠、頭暈、胸悶、心悸、呼吸不順,或者便秘、腹瀉……等,經常以出奇不意的姿態不請自來,這其中有很高的比例與自律神經失調相關,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出問題,並且對症下藥,不僅患者不舒服的程度和頻率能被降到最低,「浪費健保資源」的狀況也會大大改善,讓病友與健保都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參考用,必須替換  

上圖擷取自網路,如不同意引用,煩請告知,將即刻移除。

文於2013.05.14由《聯合報》刊出

網路連結:鋼鐵人也會得…打敗恐慌症先學會面對

  最近最火的電影,莫過是「鋼鐵人3」了。從「鋼鐵人1」就捧場的我,前幾天下診後,偷空搶看了這檔熱門院線片。電影情節中,有個小橋段,讓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頗有感觸。 

  男主角在片中,過著令人稱羨的生活,套句他的台詞:I build neat stuff, got a great girl, occasionally save the world.(我專門建造酷炫武器,我有個很棒的女朋友,偶爾,還拯救世界)。

 

失眠焦慮典型發作症狀

  但讓他困擾的是,他竟然無法睡覺,而且經常做噩夢,甚至在許多重要場合中,突然暈眩、頭痛、心悸、胸口悶痛、大量冒汗、全身顫抖、吸不到空氣、強烈焦慮、外界環境扭曲,還有快要死掉的感覺。

  這些症狀,我都十分熟悉,應該是非常典型的恐慌發作(panic attack)。

  恐慌發作時,除了心理層面的不適,還有許多因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的症狀。即心臟、肺部等身體器官,檢查起來沒太大問題,卻出現心跳快到有如心臟病發作一樣,或喘不過氣的情形。

  恐慌發作,在很多疾患中都可能出現,如恐慌症、自律神經失調症、憂鬱症、睡眠障礙疾患等,恐慌發作與自律神經失調,經常互為因果。

 

身心俱疲影響生活工作

  對於身心疾病,現代人要不是諱疾忌醫,害怕被貼標籤;就是因為對該疾病認識不足而輕忽。就恐慌症來說,是貨真價實的疾病,醫學研究認為,因體質因素,導致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調,影響自律神經穩定性所致。 

  患者所感受的種種不舒服,都確實存在的,絕對不是「無病呻吟」,不是「不夠堅強」,不是「抗壓力太差」,更不是「想太多」。

它們就像會讓你想去掛號看醫生的任何一種疾病,如流感、心臟病、胃潰瘍、便秘、腹瀉等,只是科別不同、治療方式不同罷了! 

 

劇情的安排可看到,即便堅強聰明如鋼鐵人,也會有恐慌症。而恐慌症比恐怖分子更可怕,影響到他的生活與女友的關係。恐慌症,影響不只在於身體、心理上的不舒服,連工作或親密關係都會受影響。

 

勇敢接受尋求醫療協助

  然而,鋼鐵人在此做了很棒的示範,他沒有逃避,而是正面去處理問題,看來也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重點是,恐慌症可以痊癒,只要配合治療,症狀會消失,不會如影隨形地跟著。

  真心希望受到這類疾病所苦的患者,無論是恐慌、焦慮,或全面性的自律神經失調,都能像鋼鐵人一樣,好好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勇敢面對。瞧!得到恐慌症有什麼好奇怪的,這麼神勇的鋼鐵人都會得了,不是嗎?

文章標籤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