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也這樣嗎?

年齡:38

性別:女

症狀:暈眩

  我覺得暈眩就好像喝醉酒,整個空間感錯置,上下左右都混亂的。特別發生在躺下與起床的時候,或者是在頭部有比較大動作的時候,例如往後轉的時候格外明顯,平常則是一點點宿醉或全身麻藥未退的感覺。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肩頸非常痠痛僵硬,非常非常……,頭也很脹,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對生活的影響還蠻大的,雖然看起來似乎都是小事情,可是累積起來的確是麻煩。例如洗頭不能洗,蹲下、起來的動作也不能做,早上起床、晚上睡覺要躺下的時候,動作一定要很慢,但即便很慢也會暈,慢只是讓自己比較有心理準備,迎接暈眩的出現。

印象深刻是有一次發生在搭捷運時,只是想轉頭看一下後面的人,以為後面朋友在叫我,結果頭轉回來的瞬間就暈了。人在暈的時候下意識會閉眼睛,然後抓東西扶。那時候如果是在人群中、行進間而非靜止的,即使只有幾秒鐘,我想也是很危險的。

第一次發作是去年,雖然有看醫生也有乖乖吃藥,耳鼻喉科醫生開了止暈藥、循環藥物、B群,但還是花了兩周才好。第一次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感覺特別害怕,還以為自己是高血壓要中風了。兩個多月之後又復發一次,那次就沒那麼惶恐了(雖然也是害怕),但至少比較熟悉了,能夠掌握暈的進程,知道甚麼時候要進入最暈階段。

後來就是常常會恐懼,擔心不知道甚麼時候會再發生。暈的時候會甚麼事情都不想做,因為感覺特別倦怠、想睡,整個人是沒甚麼活力的,非常希望知道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暈眩,該怎樣治療以及如何預防,不想再一直活在這種恐懼與不確定中……

 

醫生怎麼說?

暈眩、耳鳴、心悸、失眠與腸躁,可說是自律神經失調的五大常見症狀,因此在門診中一向不乏為暈眩所苦的朋友前來求助。不過,雖然形容起來都是四個字「天旋地轉」,但形成的原因與箇中滋味,卻是因人而異,有無數種不同的可能性,加上患者自己在描述個人感受時,主觀的用語差異,種種因素都可能導致暈眩成因的確診不易。臨床上患者來到診間常提及的擔心不外乎:

 

「這會不會是高血壓或是中風的前兆?」

「是不是我腦子長壞東西了,所以才這麼暈?」

「之前有醫生說是『梅尼爾氏症』,這治得好嗎?」

 

其中又以梅尼爾氏症為最大宗,特別是有不少患者經過腦科、神經科、耳鼻喉科等各科各項的精密檢查,找不出明確的器官病變之後,便時常被冠予此病名。定義上的梅尼爾氏症須符合以下幾個特點:

l   首次發作程度最為嚴重

l   反覆發作且通常不需任何誘因

l   發作時常是間歇性的,不會持續數天,中間也有完全不暈的時候

l   聽力好壞起伏不定,有時會有強烈耳鳴,或聽到不同頻率的聲音

l   發作時期異常怕吵,對於公共空間的喧鬧聲響會特別敏感

 

然而,即便有如此明確的條件描述,但由於可能造成暈眩的病症範圍實在過於廣泛(參考下表),症狀相似的重疊度亦頗高,診斷時只要不慎忽略一點細微小處,就有可能導致判斷失準。

170306.jpg

撇除頭部疾病所造成的中樞性眩暈不談,光是末梢性眩暈,常見的至少就有七種之多。以臨床經驗來看,特別容易與梅尼爾氏症產生混淆的,當屬突發性耳聾與良性陣發性暈眩症。

 

突發性耳聾是非常典型的內耳疾病,罹患此症100%只有耳鼻喉科的醫生能幫得上忙,它與梅尼爾氏症最大的差別是發作僅有一次,以及眩暈消失後,聽力不會很快地恢復如常。而良性陣發性暈眩症與梅尼爾氏症的差異則更小了,都是會反覆發作、暈眩時間短暫、間歇性發作期間也有完全正常不暈的時候、對聽力不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害…,這麼多的共同點讓良性陣發性暈眩症時常被誤判為梅尼爾氏症,不過"大同小異"用來形容這兩種眩暈是最適合的了,雖然暈的時間都很短暫,不過比起梅尼爾氏症的數小時,良性陣發性暈眩症往往只有數秒鐘至一分鐘以內,可算是短得多了;再者此二症最大的差別就是良性陣發性暈眩症會因姿勢變化而誘發,患者常自主描述在轉頭、起床、躺下或者低頭洗臉、洗髮時發作,梅尼爾氏症的暈眩則是說來就來,毫無徵兆也讓人無法事先預防。

 

綜觀上述三種看似極為相近的暈眩症,形成原因與治療方式卻有根本上的差別,表面上來看,都是因為內耳異常才使得平衡感喪失、產生眩暈,但突發性耳聾常是其他疾病的併發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德國麻疹、腮腺炎、帶狀泡疹、流感、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良性陣發性眩暈症則是由於外力、外傷、中耳炎或老化等原因引起耳石脫落所致;那麼梅尼爾氏症呢?

 

目前所知的病因為內耳的內淋巴水腫,但至於什麼原因形成水腫,至今無論是腦科或者耳鼻喉科,均尚未有具體明確的檢查方式,反倒是在自律神經失調症的臨床統計上,發現此症狀與自律神經可能有密切關聯。近半數以上失調症患者合併有偶發性的暈眩,也曾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姑且不論是否為過度診斷,但至少可初步推論與交感神經異常亢奮敏感,導致血管收縮、循環異常應有所相關,患者在治療自律神經失調的期間,只要失調的相關症狀獲得妥善控制之同時,眩暈的情況多半也有顯著改善,甚至可完全消失。深受莫名暈眩所苦,被診斷宣布為「梅尼爾氏症」,多方嘗試各種治療處方均未見起色者,或許不妨從自律神經失調方面著手,透過適當的藥物調整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平衡自律神經系統,天旋地轉的感覺可能就此遠離,還你一個神清氣爽,不再耳塞、耳脹、頭鈍、頭暈的腦袋。

延伸閱讀
《健康新知》頭暈不是病,長期暈起來要人命
《健康新知》對付耳鳴,你可以這麼做
《醫師手札》耳鳴,怎麼辦? @郭育祥院長
《分享點滴》足足暈眩了21年 終於清醒的感覺真好
《分享點滴》失眠是全天下最痛苦的事
《分享點滴》身體不再做水災~蔡媽媽
《分享點滴》原來,我是自律神經失調
《分享點滴》健康,才能讓我做最喜歡做的事!
《健康新知》如何判斷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可能誘發多種疾病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將我們推向危險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失調會引起肥胖喔!
《健康新知》自律神經的作用
《健康新知》長期失眠焦慮 小心恐慌症上身
《健康新知》淺談自律神經
《健康新知》減緩頭痛,你可以這麼做
《健康新知》減緩頭痛呼吸法
《健康新知》開水越喝越渴 太緊張惹的禍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意外衝擊 常見急性過度換氣 @郭育祥院長
《健康新知》感覺吸不到空氣?!暫時停止呼吸就對了!
《健康新知》當法拉利引擎遇上捷安特煞車
《健康新知》預防失眠,你可以這麼吃
《健康新知》轉一轉頭,減緩頭痛~頭部側傾操
《健康新知》變化萬千的百變女郎-自律神經失調
《媒體專訪》小心自律神經失調 @年代MUCH台‧別讓身體不開
《媒體專訪》不明的病因影響生活 @中天綜合台 真心看台灣
《媒體專訪》全身不對勁 卻檢查不出原因? 東森財經新聞台‧五
《媒體專訪》吃飽飽 睡好好 當然瘦得了~東森綜合台‧現在才知
《媒體專訪》自律神經失調肥胖元兇~台灣新生報13.06.13
《媒體專訪》自律神經平衡不失調 根本解決「腸躁症」15.04.12
《媒體專訪》到底生了什麼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生活
《媒體專訪》協調自律神經 就靠慢慢呼吸@15.10.10聯合報
《媒體專訪》肥胖和自律神經失調有關@16.01.23 ETtoday東森新聞雲
《醫師手札》21世紀健康最大殺手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自律神經打結,很難睡得好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別怕自律神經失調 面對就能夠戰勝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到底自律神經失調會不會好?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明明不舒服 為什麼醫生老說我沒病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肩頸僵硬,怎麼治?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胸口悶痛就是心臟病?!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現代人的文明病--自律神經失調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痛苦無人知的心情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當"甩一甩"也甩不掉手麻的感覺時...@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頭痛,怎麼辦? @郭育祥院長
《醫師手札》對症下藥,20%就不必濫用健保 @郭育祥院長
arrow
arrow

    Dr.G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